一、中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叫什么名?
中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是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依据《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缔约国地位而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于2004年7月28日。
中国北极考察站黄河站简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黄河站是中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中国也成为第8个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
中国北极站所“驻扎”的站房,是一座二层小楼,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
在小楼的顶部有五个小“阁楼”,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极光光学观测平台。
二、中国在北极有几个考察站?分别是什么?
中国在北极有1个考察站,是黄河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依据《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缔约国地位而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
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8个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
北极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时代,开始于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当时12个国家的10 000多名科学家在北极和南极进行了大规模、多学科的考察与研究,在北冰洋沿岸建成了54个陆基综合考察站,在北冰洋中建立了许多浮冰漂流站和无人浮标站。
三、北极考察站是什么站?
北极考察站叫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依据《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缔约国地位而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时间是2004年7月28日。
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中山站、长城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8个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
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较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北极黄河站处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
新奥尔松是北极科考的热土,目前,与黄河站为邻的有法国、英国、意大利、挪威、德国、日本、韩国的科考站。
北极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时代,开始于1957年到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在当时12个国家10000多名科学家在北极和南极进行了大规模、多学科的考察与研究,在北冰洋沿岸建成了54个陆基综合考察站,在北冰洋中建立了许多浮冰漂流站和无人浮标站。
四、哪些国家在北极地区建立了哪些站?
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
除环北极圈国家在自己的本土建有北极科学考察站外,德国、法国、英、意、日、韩、波兰等非北极国家根据《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也在北极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地区建立了一批科学考察站。
共有17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在群岛开展研究活动。 2004年7月28日,中国在北极建立了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北部海域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勒松镇(78o55"N,11o56"E)。
黄河站的站名,按照站名征集方案,新浪网在近3000个有效投票中筛选了30个候选站名,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提交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约20名委员分别进行排序的结果表明:“中国北极黄河站”排名第一。
最后,国家海洋局确定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站名为“中国北极黄河站”。
北极黄河站--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2004年7月28日成立。
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度55分,东经11度56分,在实际的地理位置上,它处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是我国继南极长城、中山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中国也成为第八个国家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
五、人类在北极地区建的考察站叫什么名字?
中国在北极考察站――黄河站
落成仪式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极科考基地--新奥尔松举行。
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考察站为一栋两层楼房,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可供20人至25人同时工作和居住,并且建有用于高空大气物理等观测项目的屋顶观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