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恒柱教授团队成功运用精准引导机器人完成多例微创开颅手术,开取颅骨的圆周直径不到1厘米。机器人的应用不仅让开颅手术变得更为精准,也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日前,67岁的姚大爷突发意识不清且伴有左侧肢体无力,情况危急。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对患者紧急收治。医生检查发现,其脑部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恒柱主任团队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决定采用最先进的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精准穿刺血肿。
“这款精准定位机器人取代了原来由医生手工测量选取手术路径的方式,借助CT成像,即可通过立体定位计算出精确的手术入路,术中定位误差仅0.02厘米左右,并且可以根据计算出的数据进行机械臂精准辅助操作。”6月26日,张恒柱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机器人的手术创口非常小,姚先生开颅圆周直径仅仅0.9厘米,可精准地将引流管置入颅内的血肿腔,对脑内血肿进行引流,从而快速减轻了患者的占位效应、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伤。患者术后四天便可以拔管,血肿基本清除,目前康复良好。
张恒柱表示,相较于传统的开颅手术,使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更加精准、微创、安全、高效。对于患者来说,创口愈合周期短,可以显著减小创伤,加快患者康复,极大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通讯员 汤佳 蒋潇潇 记者 王诗韵